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

8188w2023-03-230

白鹿洞书院以其讲学授徒最早,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。而其所以能驰名于天下,又与南宋著名的教育家、理学大师朱熹有关,尤其是与朱熹所制订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密切相关。

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

朱熹(1130年—1200年)字元晦,号晦庵,福建尤溪人。他自称“旧时,禅、道、文章、楚辞、诗、兵法,事事要学”,“无所不学”。由于他刻苦学习,又身居书院的环境,因此学业上进步很快,19岁时为进士。他还非常关心国家大事,曾向皇帝上书,提出天子以至庶人都要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主张。他的一生,除了部分时间从政外,大部分时间用在私人的讲学和著述上。

1178年,朱熹被任命为南康军太守。他关心教育事业,重建白鹿洞书院,并制定了院规。这是他任期内的一项重要工作。他认为办学的根本方针和宗旨是实现“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”,即所谓“五教”之目。学习方法上应遵循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五个步骤。他要求在个人修养方面做到:“言忠信,行笃敬,惩愤窒欲,迁善改过。”在为人处事方面,他要求:“正其谊,不得其利,明其道,不计其功”。总之,白鹿洞书院院规对教学目的、知识、道德、生活、方法都作了具体的规定。这是为培养封建统治阶级人才所制定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法规,也是历代书院所遵循的一个楷模。历代书院之所以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为本阶级服务的优秀人才,与书院的严格的院规不无直接关系。

朱熹对书院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开会讲制度之先河,这是书院区别于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。朱熹在公务之余,总要亲临书院为生徒们讲课。同时他又很注意与不同学派之间的交流,请一些著名学者到书院讲学,这就形成了“会讲”。当人们济济一堂,听取来自各个学派的各种宏论时,随取随足,相互促进,既可以从中解难问惑,由此也可得到自我完善。

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

朱熹一生有几次重要的会讲活动。其中,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“鹅湖寺之会”与白鹿洞会讲在书院发展史上更有深远意义。1181年,朱熹请与自己不同观点的“心学”代表人物陆九渊,到白鹿洞书院讲学,课题是《论语》中的一章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”。www.8188w.com陆九渊在讲学中,批评科举制度是读圣贤书却与圣人相违背,这种切中时弊的说法,使“听者莫不竦然动心”,耳目为之一新。朱熹对此深表感谢,并且刻石为记。这两次会讲被学术界传为佳话,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。

会讲制度又使书院的影响超出了自身的范围。如明朝的思想家王艮父子,在书院讲学,听讲者除有书院的生徒外,还有农民、樵夫、陶匠,有的人听后颇有心得,干脆放弃原来的工作投身书院求学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书院在招生对象上是与孔子私学的“有教无类”一脉相承的。生徒自由择师、自由争论,构成了书院与私学的另一个重要特点。

以上就是有关《朱熹与白鹿洞书院的故事》全部资料分享,文章内容由百花阅读收集整理,仅供朋友们参考阅读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(文章配图来自网络)


  链接:http://www.8188w.com/post-792.html
描写人物产生欲望时的样子——文学名著摘录
 « 上一篇
山竹树长啥样?附山竹树图片大全大图树
下一篇 » 
提交评论

清空信息
关闭评论